Last Updated on 22 11 月, 2024
拜科技和全球疫情所賜,許多人在台灣時就可以開始找英國工作,越來越多公司也願意採取網路面試。
不過如果是餐飲或零售服務業,可能還是會偏向實體面試,但我個人還是建議人在台灣時,就可以先投遞履歷。許多公司的內部流程較為繁複,時程會拖得有點久,通常投完履歷後,還是需要2-3週時間,才會收到面試通知,正式的 offer 可能也會等 1-2 週以上才會收到。
🇬🇧 英國旅遊必備 & 須知 🇬🇧
- 英國 sim卡直寄台灣免費拿,送5英鎊加值金: 馬上索取 | 教學文章
- 英規三孔式插座轉接插頭,如果當地買會貴兩倍以上:馬上購買
- 2024英國旅客沒有退稅:完整文章
- 英國行動支付非常普及,不需帶太多現金,建議帶海外刷卡回饋最多的信用卡。
🇬🇧 英國旅遊推薦行程 🇬🇧
英國打工度假簽證不能做的工作其實很少,如果想挑戰自己其實也可以找白領工作,只是我並非積極的求職者,因此下方資訊多半是我個人經驗和搜尋英文資料得出的,如有實際經驗者也很歡迎補充喔!
英國找工作主要管道
英國求職管道主要有下列幾項:
- 臉書社團
- 求職網站平台
- 領英 (Linkedin)
- 人脈 (Networking)
接下來會針對各項做簡單介紹喔!有興趣的話可以往下看下去。
臉書社團
基本上只要在臉書搜尋關鍵字就可以找到許多「台灣人在英國」相關社團,幾乎每個社團都會有人上去發職缺文。
我自己的第一、二份工作就是透過臉書社團得來的。雖然方便但還是有一些特殊產業或是公司來歷不明,建議大家投履歷前問清楚會比較好,還是盡量找一些聽過的公司去投比較保險。
Line群的話其實也越開越多個,雖然沒有因此找到工作過,但我自己有在上面發過找人的文,後來也順利幫忙當時的東家找到新員工,有時甚至還可以賺 Referral 獎金喔!
以下提供幾個臉書社團:
求職網站
如同在台灣有104人力銀行、1111人力銀行等求職網站,英國當地也是有許多類似的平台,有些甚至能直接看到公司薪水和評價,和台灣相比算是透明許多。
以下提供的平台我個人只有用過大概3-4個,但大部分都沒有投過履歷,因此不確定哪個回覆率比較高,只能提供比較一般的資訊,但很歡迎留言討論喔!有些平台也有開發APP可以下載,可以更方便追蹤自己的投遞情況。
編號 | 平台名稱 | 簡介 |
---|---|---|
1 | Total Jobs | 英國本土最大求職平台 |
2 | Reed | 算是廣告打滿大的求職平台,地鐵上也會看到許多廣告。 除了職缺外也有許多課程跟求職建議。 |
3 | CV-library | 上傳自己的履歷後,會收到獵頭主動寄信給你, 基本上就是推播一些職缺,個人覺得是一個鞭策自己找工作的方式。 |
4 | Monster | 推薦該平台的 Career Advice,分類很清楚且淺顯易懂。 |
5 | Indeed | 算是我本身比較常用的平台,介面操作起來比較的體驗較佳。 |
6 | Ybirds | 平台上職缺以華人公司居多。 |
7 | Fish 4 | 英國最佳之一,主打找地域性 Local Job。 |
8 | Simply Sales Jobs | 多為銷售類職缺。 |
9 | Engineeringjobs | 英國工程類職缺。 |
10 | Caterer | 多為酒店及服務業。 |
11 | Chinese Jobs | 以中文為主要語言的工作多。 |
12 | Simple Marketing Jobs | 行銷及公關類型職缺。 |
13 | 英國政府就業介紹網 | 以英格蘭、威爾斯及蘇格蘭區域為主,非政府單位職缺, 就像一般的求職平台一樣但都有註明時薪。 |
14 | eTeach | 教育相關工作,首頁上 Trending Job 欄位下的分類很直覺。 |
15 | Canary Wharf Jobs | 商管類職缺。 |
16 | Ten Percent | 法律類職缺。 |
17 | City Jobs | 多為金融/行政類職缺。 |
18 | The Ladders | 主打高薪、主管階層工作。 |
領英 Linkedin
越來越多台灣企業也在使用領英,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對這平台不陌生,稱號是「臉書求職版」。
在領英上你可以追蹤其他人之外,也可以在上面認可他人的技能,據說有500以上追蹤的帳號 (Profile) 能見度會大大提升,更淺白一點說就是演算法會讓你被更多人看到。
對於使用領英我絕對只能算是知道一些基礎,但我很推的原因是,自從改了上面的 Profile 收到很多獵頭找人的私訊,且許多知名企業尤其是歐美商等都會在上面開職缺,甚至可以直接用你的 Profile 投履歷不需要額外製作一份。
強烈建議建立自己的 Linkedin Profile 點此註冊 👉 Linkedin
人脈 Networking
其中我最常使用的是臉書社團,我對於求職真的不是很勤勞。第一、二份工作都是透過臉書社團的徵才貼文應徵的,也都很幸運地得到 offer。第三份工作則是透過第二份工作認識的人引薦,順利得到面試門票和職缺,個人覺得可以歸納在 networking 的功勞。
我個人淺見認為 networking 目的很多時候不是為了要 landing 工作,而是可以更瞭解產業或是公司內部風氣等,如果抱持著 networking 就是要別人幫我引薦的心態,可能會讓彼此都有點累,對方絕對是可以感覺到你有所求的能量。
如果想要更了解如何 networking,可以參考下方這個影片順便練練英聽,這位無 UX 設計經驗的英國女生,靠著在 Linkedin 私訊他人而意外獲得原本沒有開的職缺 offer,非常值得借鏡。
六度分隔理論 (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)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,簡單說就是「平均只需要6步就可以聯繫地球上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人」,原本是1967年實驗,後來臉書在2016年也有透過他們的數據證實其實可能更少!
Networking 也是一樣的底層邏輯,待在倫敦時也很有感,台灣人之間其實多多少少都有共同朋友,這種弱連結其實正是 networking 有效的關鍵。推薦大家可以在倫敦或海外時試試 coffee chat,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。
結語
在一個陌生的國度求職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有時候會被否定到懷疑自己的價值開始內耗,但請適時的肯定自己,並不是每個人都跟你一樣有離開舒適圈的勇氣,不管最後結局如何,最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後悔,希望大家都能在打工度假期間找到滿意的工作!
🇬🇧 英國旅遊必備 & 須知 🇬🇧
- 英國 sim卡直寄台灣免費拿,送5英鎊加值金: 馬上索取 | 教學文章
- 英規三孔式插座轉接插頭,如果當地買會貴兩倍以上:馬上購買
- 2024英國旅客沒有退稅:完整文章
- 英國行動支付非常普及,不需帶太多現金,建議帶海外刷卡回饋最多的信用卡。
🇬🇧 英國旅遊推薦行程 🇬🇧
–
想看更多即時更新,可以追蹤 Instagram 喔!
4 則留言